唐国明共校正《红楼梦》前80回1000多个,文句不通不妥之处,举例
唐国明, 于2011年开始发表、2016年出版了从程高本《红楼梦》后40回里、找到百回全本《红楼梦》后20回曹雪芹文笔的成名作:《红楼梦八十回后曹文考古复原》(第81至100回)。做出了校对、纠正了前八十回文本中1000多个错误,根据脂批本补全了第22回,以考
唐国明, 于2011年开始发表、2016年出版了从程高本《红楼梦》后40回里、找到百回全本《红楼梦》后20回曹雪芹文笔的成名作:《红楼梦八十回后曹文考古复原》(第81至100回)。做出了校对、纠正了前八十回文本中1000多个错误,根据脂批本补全了第22回,以考
“五四”时期可以说是俞平伯一生中思想最积极、最进步的时期。这时的他积极参加各种进步活动,非常活跃。1919年,影响力仅次于《新青年》的杂志《新潮》创刊,俞平伯即是发起人之一。俞平伯虽然是以新诗和散文登上现代文坛的,但后来真正出名的却是其红学研究。终其一生,俞平
唐国明, 于2011年开始发表、2016年出版了从程高本《红楼梦》后40回里、找到百回全本《红楼梦》后20回曹雪芹文笔的成名作:《红楼梦八十回后曹文考古复原》(第81至100回)。做出了校对、纠正了前八十回文本中1000多个错误,根据脂批本补全了第21回,以考
《病中呓语》想必大家应该都听说过吧?它的背后有着无比曲折的故事,曾被曾孙女偷藏,再到后人背录传世,这其中不仅藏着百年未散的温度,还见证了几代人的文化守护。
曲园老人俞樾(1821-1907)晚年有《病中呓语》七绝九首,因蕴涵预测未来的深意,世变日亟时曾吸引不少目光,民国报刊屡加渲染,学人日记亦多记述,今天也颇引起掌故爱好者的兴趣。陈寅恪在写于戊辰(1928年)三月的《俞曲园先生〈病中呓语〉跋》中说,这九首诗“不载